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 春节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春节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实行公历纪年,每年阳历的1月1日改为元旦,人们熟悉的夏历正月初

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 春节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很多节日都有神话传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传统节日与天象有什么关系吗?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不少节日与祭祀有关,那么春节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

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无一例外与“天”有关。这种全民族共享的节日,古代其实就称一个字“节”。即它是根据节气而来的、从天子到百姓都要度过和庆贺的活动,实际上也是日常生活和生产的一部分内容。

中国最有名的节就是春节,即春天里的节日,古代称作“元旦”。元,开始、第一的意思;旦,太阳冒出地平线,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开始的清晨。这个日子就是夏历每年的正月初一日,也称元月初一。因为午夜子时横跨昨天的最末时光和今天的最初时光,两天交会于子时。年末的昨天和年初的今天,对中国人来讲,更是比任何时候的子时都要紧,都重大。因此习惯吃面食的北方人们要在这个时候,吃“交子”。后来“交子”增加了一个“”旁,写作“饺子”。因为是告别旧年,迎接新年,“年”的意思就是丰收,就是五谷丰登。即使平时穷得吃不上饭的人家,借钱也要吃上这顿告别过去、迎接未来好年景的饺子,以预示新的一年吃穿不愁。以至于后来,人们还以包完饺子后剩下的饺子皮和饺子馅来预测,新的一年吃穿富裕不富裕。如果余下的饺子皮多,就预示来年穿的不发愁;如果余下的馅儿多,就预示着新一年的粮食有富余。

春节(元旦)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

春节(元旦)中国人有在大门上挂桃符、燃放爆竹驱赶恶鬼的传统,后来演变为贴春联、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其实还有一项更重要的内容,就是各家都要摆上丰盛食物祭祀天地和祖先神灵。这种过春节祭祀神灵的习俗,至少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当时称作“岁”。其活动就是在正月初一用丰盛食品祭祀社——土地,是一种君王亲自参加主持的祭祀盛会,祈盼新的一年,土地能给天下带来丰收。商朝时的元旦称“祀”,简言之就是祭祀土地。到周朝时,元旦就称“年”,也同样是举办“大有年”的祭祀土地的活动。因此看得出,全民同乐的农历元旦是一项与五谷丰登有着密切关系的祭祀土地活动,是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准备来年春耕秋收、争取丰收年的筹备阶段。可知,我们今天吃饺子过大“年”,原来是从祭祀土地的盛典演变过来的。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实行公历纪年,每年阳历的1月1日改为元旦,人们熟悉的夏历正月初一日便改称“春节”,一直使用至今。

春节(元旦)过后的灯节是怎么来的?

灯节是在夏历元旦过后的正月十五日,其来源有两个讲法,一个是与道教有关系。道教在民间有三大节,第一节是正月十五天官的生日,叫上元节,放天灯庆贺;第二节是七月十五日水官生日,叫中元节,放河灯祝寿;第三节是十月十五日地官生日,叫下元节,放街灯凑趣。宋朝宋太宗赵匡义淳化元年(990年)六月下令,取消中元节和下元节。这样,民间只保留了上元节。届时,各道观点燃各式灯,悬挂在空中,以示为天官庆寿。

灯节的第二个来源讲法是元宵节,也叫灯节,与上元节在同一夜。元宵节起自于汉朝汉文帝刘恒时代。因汉惠帝刘盈去世,吕后篡位,杀害刘氏子孙,大封吕氏子侄为王。吕后死,朝臣们不再投鼠忌器,同心同德把吕后所封吕姓子侄全部清除干净,立刘恒为帝。扫除诸吕日恰逢正月十五日夜。正月又称元月,“夜”又称“宵”。为庆贺灭吕的胜利,恢复大汉王朝统治,因此定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朝廷命天下百姓燃灯喜庆。家家还要吃用糯米面制作的元宵,以示亲密团聚。为表示与民共乐,汉文帝还出宫,与民共赏灯火。自此,形成传统,各开放性朝代的皇帝常携带妃嫔上街观灯,以取天下同乐。

帝王时代,政府官员、各级官署都要放假三夜或两夜,白日不上班,晚上过节。届时,乡村城镇大街小巷满街灯火,所燃灯火不仅悬挂在灯架、门口等处,地面还燃放各式烟花,甚至制作出多层高层的烟花山,专用名称叫“鳌山”。燃放完一层烟花,接着自动再燃放第二层、第三层……层层都有奇花异彩呈现。明永乐朝时,永乐皇帝在紫禁城宫内大摆筵席请文武官员赴宴。还打破禁地规矩,允许百姓到紫禁城内的午门前,一连三天,不限人数,任其观看皇家燃放的烟火。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传统春节与天有关系吗,春节是祭祀岁与年的活动吗”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dihaow.com/minsu/6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