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甑 甑的历史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甑,甑的历史”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古代的饮食文化中,绝对少不了的文化是饮食器具文化,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会使用工具去吃东西,只不

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甑 甑的历史

古代的饮食文化中,绝对少不了的文化是饮食器具文化,因为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会使用工具去吃东西,只不过朝代不同,使用的器具不同。那么,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甑是怎么回事?甑的历史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甑(zèng,音赠)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置于鬲(lì,音力)或釜上蒸煮食物,如同现代的蒸锅。

甑的历史

甑,在原始社会后期已经产生,到了新石器时代又有了陶甑,商周时期发展为铜甑,以后又变为铁制。从此,铁甑这个炊具就世代沿袭,流传至今。一般甑形似圆筒,底部有许多透气的小孔,置于鬲上蒸煮,如同现代的蒸锅。甑与鬲合成一套使用称为“(yǎn,音演)”。《后汉书·郭太传》:“孟敏字叔达……客居太原,荷甑堕地,不顾而去。林宗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因以“堕甑”比喻事已过去,无法挽回,不必再作无益的回顾。这里描述的甑是一种瓦制炊器。现在民间还有用木饭甑蒸煮米饭的。

是炊具和礼器,流行于商至汉代,由盛放食物的甑和下部装水的鬲组成。商代觑多为圆形,直耳,侈口,束腰,袋状腹,腹下设锥足或柱形足,器体厚重。西周除沿袭商代形式外,还出现了附耳,有的上下部可以分开,在下半部也加附耳,同时还出现了长方形廊。春秋战国时,器身变薄,袋足消失,许多器物不再用花纹装饰。顱在商代早期至西周晚期,基本上都是瓯高合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则多为渐高式。商代的一般部较深,比例上略大于鬲部,多为立耳。西周的顱则甑部与鬲部的高度相差不大,附耳较多。西周中期开始出现方。春秋以后,的甑部多为大口斜腹的式样,即甑的底径要大大地小于口径。除实用外,西周末春秋初,甑还是礼器,与鼎、簋、豆、壶、盘等组成成套随葬品。

民俗小百科:甑糕

瓿糕,是关中地区的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从其名字来看,就与甑密切相连。甑糕是使用“甑”演变而成的甑锅蒸制而成。蒸甑糕时,将甑放在一个大口锅上,锅中添水,再将浸泡好的糯米、红枣铺在甑底。具体地说,要先铺红枣一层,再铺糯米一层,如此一层央一层,共铺七层(三层米四层枣),铺完后盖上湿布和锅盖,用旺火烧开,上汽后取湿布洒上清水,反复洒水三次,最后用文火焖蒸,五六小时后即可蒸成。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糖粘甜甑糕是由中国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粉糕”演变而来的。先秦的“粉糕”是在糯米粉中加入豆沙馅蒸成的糕饼,并不放枣,到了唐代才发展成枣米合蒸。唐代,韦巨源宴请中宗皇帝的烧尾宴中的水晶龙凤糕和现在的甑糕一脉相承。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传统饮食器具文化之甑,甑的历史”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dihaow.com/minsu/7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