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守岁的习俗 民间守岁时的做法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民间守岁时的做法”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除夕守岁的习俗是怎样的?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

除夕守岁的习俗 民间守岁时的做法

除夕守岁的习俗是怎样的?守岁,其实就是在除夕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守岁”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那么,民间守岁时的做法都有哪些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除夕守岁

除夕,指一年中最后的一天,又称“年三十”,这一天为“月穷岁尽之日”。在除夕之夜,我国民间有彻夜不眠,通宵守岁的习俗。是夜一家老小围坐在一起,或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叙旧、话新,互相鼓励,相互祝贺,希望来年有个好的开端,顺利的发展,理想的结局。除夕守岁,自古有之,代代相传,年年如此,它是我国历代相传有积极意义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在晋人周处的《风土记》中早有记述:“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除夕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在守岁这一观念中,“守”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年华的惜怜之情,怀着一种较为复杂的心情,慢慢送走旧的岁月也有送旧迎新、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的意愿。这是一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特殊时刻,此时,人们聚坐畅谈,回顾加展望,总结加希望,正是这除旧布新时节有意义的活动。

守岁这一习俗,宫廷、民间皆很重视。

到隋唐之时,宫廷守岁风俗尤为突出,隋炀帝在除夕时,在大摆宴席、大肆铺张之时,仅火烧沉香,一夜之间就烧了二百余车。烧这些香时,火焰冲天,香闻十余里。《南部新书》中,记唐朝除夕时,“燃巨烛,燎沉檀,荧煌如昼。”好不气派,守岁时,皇帝赐宴,与群臣共欢畅时节,唐太宗每当除夕时都与群臣一道守岁度节,他写过不少守岁诗。

守岁之事,宫廷之外,官民之家也是十分重视的。《清嘉录》记:初夜家庭举宴,长幼咸集多作吉利语,名曰“年夜饭”,俗称“合家欢”。关于民间守岁情景,不少诗文都有生动的记述。唐朝诗人孟浩然有“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的诗句;杜甫诗云:“守岁阿咸家,椒盘已颂花。”(《杜位宅守岁》)白居易诗云:“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客中守岁》)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约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宋朝郭应祥的《鹊桥仙》描写出大雪之际,除夕守岁时共进团圆饭的欢乐情景:“立春除夕,并为一日,此时今年创见。席间三世共团栾,随分有、笙歌满院。一名喜雪,二名钱岁,三则是明春宴。从教一岁大家添,但只要、明年强健。”

从以上诗词中,人们可以看到民间守岁时的做法、内容、场面,以及人们辞旧迎新的喜悦、心愿。他们企盼,他们相信:来年会更好。

在王府中饭毕,男男女女各回各屋,男则换上便服,女则摘下钿子,改梳两把头,换上绣花敞衣,比较松快一下,用现代的话说,可以“自由行动”了。

守岁之夜,王府到处灯火通明,殿堂更是宝炬荧荧,檀烟袅袅,又有香橼佛手、牡丹、梅花等等盆景,室暖花香,倍增情趣。由于除夕不上窗户,当中那间的隔扇和风门上下,又都是以玻璃装成,人在其中如在大玻璃罩子里面一般。若走到院中,隔着三重院落,透过各个殿堂的前后玻璃窗,可以看到最后一重粉墙上的各式玻璃框架内的壁灯,历历如画。除夕之夜的富丽景象,一览无余。

老北京人的守岁自年夜饭用毕开始,在夜间接神,拜年之前为家庭的娱乐游戏时间。旧时有一习俗,即年轻人的父、母若健在,那么晚辈人是必须要守岁的,意在为父母延寿,以示对老人的孝心和尊敬。

这段时间里,所有的人都是家庭的直系亲属,俗谚有“三十守岁没外人”之语,旧时不像今日有电视,收音机,春节晚会……所以在这个时间里每个家庭都会安排一些娱乐活动,较为普遍的有打麻将,斗纸牌,推牌九等,儿童则燃灯笼,放鞭炮,掷升官图,顶牛,拉大车等等。

旧时的家庭讲究“几世同堂”,由多个小家而合为一个大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晚辈的妇女,她们整天除去忙针线,就是一天到晚的三顿饭,所谓“炕上一把剪子,地上一把铲子”,一年到头不得闲,只有到了春节例外。因为有“生米不许下锅”,“忌针、忌刀”的许多禁条戒律,这才使得婆婆给儿媳妇们一个休息的机会,这时,她们也换上新衣服,参与一些娱乐游戏,虽然斟茶倒水,取煤添火的事情仍是“责无旁贷”,但总归是要比平时好得多啦。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民间守岁时的做法”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本站所发布的文字与图片素材为非商业目的改编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或涉及违法,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dihaow.com/minsu/113170.html